1989年的楼顶
- 时间:
- 浏览:482次
- 来源:作文范文 网址:http://zuowen.haoshiwen.org
竖屋,我要竖屋。
父亲右手叉腰,注视着前方。那架势,像极了村口那棵傲立在沟渠边的椿树。
这是1989年的春天。
父亲怀揣200元钱,开启了此生最大的事业。这些钱,父亲攒了三年。
父亲请风水先生合了他和我母亲的生辰八字,择了某日某时,杀了一只雄鸡,将鸡血淋到大米上拌成鸡血米,撒于屋基的四周。撒鸡血米,意在上告土地神此地的归属。此时,必定是深夜或凌晨,大地沉寂,无人干扰。
父亲把一头削尖的松树主干用榔头打入屋基的四个角,中间也打上一个,把红布绑到松树桩的上端。打桩定位后,点上红蜡烛,一只角点两只,再点上行灯,把造房经读一遍,在看定的时辰里,烧掉经,用红纸包回经灰,在动工那天浇筑到墙角里。然后,父亲迎着红红火火的行灯回家。
从此,父亲仿佛得了神助,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拌水泥,挑沙,浸砖头,递泥桶,父亲都一手包揽。如果他会砌墙,那肯定连泥水匠都不用请了。他经常凌晨三四点起床,把一块块砖头浸到豆腐桶里,让它们吸饱水后再取出来;把水泥和沙加上水,用铲子反复搅拌,以备水泥匠使用。
“等竖好屋,夏天就有地方乘凉了。”父亲乐呵呵的。
老屋破小逼仄,5个人挤在20个平方的空间里,一到夏天就成了上蒸笼的馒头,个个热气腾腾。每到三伏天,我们就拿着草席铺到代销店门口的丁字路上。那里,有讲大话(指故事)的人群,也有一丝风轻轻地走过。背被石头磕出的难受,也就不值一提了。
竖起新屋的人家,盛夏的夜晚可以睡在楼顶。那高高的四楼,风该有多大,星星该有多亮啊。我被父亲的楼顶深深陶醉,恨不得父亲能跳过砌墙的步骤,直接造出楼顶。
三个多月后,砖墙已砌到了四楼。新屋要上梁了。父亲容光焕发。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民居屋架结构中,正中屋顶脊桁称为“栋梁”,上梁就是上这根桁条。这天也要看日子定时辰。父亲请村中的教书先生写了红纸横批“紫微拱照”,把它贴在楣上。这个“照”字下面的四点写成了三点,意在避火取水,生活幸福。
父亲将九尺长的红布披在梁上,在梁中间绕上三圈,由木匠用五个铜钱交叉钉牢,寄意“五代同堂”。然后父亲点燃香烛拜祭天地。木匠一手提酒壶,一手举酒,边洒边念:“一杯酒敬皇天,二杯酒敬大地,三杯酒敬梁头,代代儿孙都封侯;从梁头到梁尾,代代儿孙穿紫衣;梁尾敬到梁中央,荣华富贵万年长。”敬酒毕,泥水匠在左榀,木匠在右榀,同时从木梯爬上栋头,开始上梁,栋梁徐徐上提,放于栋柱榫头上。时辰正时,泥水匠用锤,木匠用斧,同敲三下,安装落位。噔——啪——,随即爆竹声声,满天喜乐。父亲松了一口气,把腰往上挺了挺,笑出了一脸的喜气。
上梁后,还要抛馒头,俗称抛梁。此时,父亲和母亲一起拉被单相接,泥水木匠抛馒头入被单,这叫“先利自家”。然后向四面八方各抛—对馒头,再往人多处抛馒头、糖果等。当然,馒头不能抛光,意在生活“有剩余”。
上梁仪式毕,木匠开始钉椽,泥水匠动手盖瓦。父亲的新屋正式结顶。
在家乡农村,建新房叫竖屋,谓之行大事。行了大事的父亲脸上有了光采。但他的背明显地驼了。这家20元,那家50元借来的钱,一定是压在父亲的背上了。
新屋一结顶,父亲又忙着收割稻谷。为了生计,父亲种了九亩多稻谷。我儿时的记忆里,最不喜欢的就是夏天。晚上,天热得夜晚无法入睡。白天,有割不完的稻子。稻子割回家后,又要追着天气晒稻谷。父亲请人打了六个地簟,还是不够晒。
造了新屋,父亲的楼顶就成了晒谷场。水泥浇筑的楼顶又平坦又干净。父亲把谷子从一楼挑到四楼,挑得小腿青筋蚯蚓一样凸起,挑得脊背成了弯扁担。如果预报第二天不下雨,父亲干脆将塑料膜盖在谷子上挡露水。
那个乘凉看星星的楼顶呢?我想问父亲,终是没有问。
那棵傲立在村口的椿树,透着一股苍苍然的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