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书 做有根人
- 时间:
- 浏览:616次
- 来源:作文范文 网址:http://zuowen.haoshiwen.org
林语堂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林老先生的这番话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人为什么要读书”之本因,指明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之真理。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读物,究竟该如何选择,成了读书人最头疼的问题,也是制约着阅读质量和效率的最大瓶颈。
有的人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感觉什么收获也没有,读与不读一个样;有的人喜欢根据推荐书目,人云亦云,始终找不到读书之门;有的人按自己兴趣,专注于阅读一种类型的书;有的人习惯于跟风,什么书畅销就购买什么书来读……而我,也经历过从迷茫到清醒的阅读认知过程,才弄清楚“读什么、怎么读”的根本问题。一瞬间,颇有拨云见日之感,仿佛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大道,不再游离于书本之外,纠结在取舍之间,实现从犹豫彷徨到坚定信念的转变。
我的阅读习惯成型较晚,大约是在参加工作以后,基于教学技能提高的需要,才开始喜欢上读书的。那时,读的书大部分都与教师职业有关,方法技巧类的居多,诸如教学设计、板书大全、班级管理、课堂内外、作文选刊、一题多解、名师风采等,很少涉及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人文科学方面的内容。经常把《读者》《杂文选刊》《教师博览》《小学数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之友》《青年文摘》等这些杂志捧在手里,看着标题新颖、内容熟悉的就仔细阅读,其它不感兴趣的则一概略过。当自己回过头来盘点阅读书目时,似乎看过很多书,但又说不清楚具体学到些什么东西,内心非常迷茫。也有人建议我去阅读经典名著,看整本或成套的书,不要把精力放在类似快餐文化的报刊杂志上,那样获得的都是些零碎信息,无法形成系统知识,促进思维的整体发展。可我心中还是有疑问: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一日千里,如果把时间都花在学古人、读经典上,会不会与时代脱节,步入因循守旧的俗套之中,成为老气横秋的怪物。再者说,难道古人真的这么厉害,他们的智慧是现代人不能及的?所以,我依然没有改变阅读的习惯和方向,热衷于从网络媒体和电子书籍中汲取“营养”。
直到2018年9月,我有幸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一期)”的脱产学习,才彻底改变了我对经典阅读的看法,走上思想回归和文化自信的道路。虽说有点开悟甚晚的遗憾,但能在不惑之年有此收获,也不失为一件万幸之事,否则真会碌碌终老,枉为读书之人。
本次培训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阅读20本经典书目;二是听40场专题报告。在这些必读的书目中,就有卢梭的《爱弥儿》、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罗曼.罗兰的《名人传》、J.D.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沈从文的《边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钱穆的《国史大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李希贵、陶西平、彼得.圣吉的作品,内容涵盖教育专业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的阅读是从卢梭的《爱弥儿》开始的,整个过程艰涩而痛苦。对于从未整本阅读过外国书籍的我来说,要在短时间内适应外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紧跟作者的写作思路,缕清内容框架异常困难。加上《爱弥儿》有着复杂的成书背景,不按章节体例来编排,很难划分清楚阅读的重点,找准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倡导的理念。经过导读专家的指导,小组成员交流、班级读书分享、200人大组观点辩论,才对卢梭的《爱弥儿》有了轮廓性的感知,进而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原来,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教育观点,早在百年以前就有了论述,如何实现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转变,怎样尊重儿童的天性,为什么孩子需要赞赏教育……一系列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文中的“爱弥儿”既是卢梭教育理想的寄托者,又是成功案例的见证人,在理论和实践的交替中,变空洞的说教为润物无声的感染,将高深的教育智慧融入到人物的日常对话之中,浅显易懂。我在瞬间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原来,自己在报刊杂志上读到的五花八门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都是从前人实践中沿革下来的,是被古人所证明的成功经验。这就是来源和出处,这就是根脉和实证呀!经典的力量就在于此,能让我们知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不禁为自己多年来的浅薄和无知感到羞惭,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近四十年才找到入门之道!
自此,我彻底改变了对经典书籍的看法,开始潜心研读下发的每一本著作。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告诉我们“只有受过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受过教育,或都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事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其实聪明的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对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如果不去撒下智慧与德行的种子,它便会充满幻异的观念;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没有正经的事情可做,它便会被无益的、稀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自己毁掉自己。”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说:“我们承认,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这一论述表明了赫尔巴特对待“教育与教学”的关系,说明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同时,赫尔巴特是教学历史上第一个把心理学作为基础理论来阐明教育学问题的教育家。他主张对心理现象作定量分析,并第一个尝试把数学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为实验心理学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则明确论述了儿童与课程的关系,他认为,课程与儿童根本对立的观点是很难得到它们的逻辑的结论的,问题是要摆脱那种偏见,必须充分意识到教育过程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他说:“抛弃把教材当作某些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当作在儿童的经验之外的东西的见解,不再把儿童的经验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当作某些变化的、正在形成中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认识到,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
接下来的《国史大纲》《全球通史》《剑桥晚清中国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爱的教育》《静悄悄的革命》《沉浸在求索之中》《第五项修炼》《教育家陶行知研究》……每一本都透露着浓浓文化气息,充盈着无尽的教育智慧,我完全沉浸在“痛并快乐着”的体验之中。不经意间,自己的眼前变得光明透亮,内心满怀自信坦荡,不再迷茫,有了方向。我算是彻底想明白了:如果不能够从文化的源头去探索和领悟,读再多的书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也正是我们要阅读古籍经典、继承传统文化,去实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读经典书,方能做有根人。
原来,阅读和学书法是一个道理。每位教书法的老师都会说,“练习书法从临摹古代碑帖开始!当你临得越来越像的时候,你的书法就已经学成了。”起初,我也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学书法不就是把字写好吗,为什么要去临摹古人的碑帖呢?难道古人写的字就那么好,值得我们去效仿吗?后来才渐渐明白,碑上字是各种书体的起源,是汉字的根脉,我们现在用的汉字是从古人的碑帖上来的。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起笔和收笔、间架和结构就能完全展现出每个书家的风格,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书体,成就不朽的书法艺术。读书不阅读经典古籍、先贤文化,就会与学书法不临古碑帖一样,只会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永远站不稳脚跟。
在阅读经典书目的过程中,我还深刻地体会到,读书绝对不能停留于文字的表层,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去想,读着前面的部分,就可以想象后面作者将要提及的方面,从整体上去把握全局的内容,要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去审视,才能把书越读越薄,领悟精髓,否则很难从复杂的语言描述中找到核心和要领,脑子里一片浆糊,找不到出口和方向。那样,书依然没有读懂,更谈不上读通读透,结果就是读再多的书,仍没有任何的提升和改变。
明白阅读经典书籍的重要意义之后,我便迷上读整本的书。从《论语》开始,《大学》《中庸》《老子》《孟子》《庄子》《周易》《山海经》《孙子兵法》《孝经》《秦书》《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都列入阅读计划,并养成每日定时阅读的习惯。闲暇之时,还利用手机APP听书,四大名著和人物传记,中外文学名著几乎都听了个遍。如今,有人问起我读过哪些书,我不再会支支吾吾,说不出其所以然,因为我脑海里存储的不是零星的、碎片化的知识,而是纵横千古、一脉相承的文化。
读书请从阅读经典古籍开始,那样你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根的文化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