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处的灵魂——我看林黛玉
- 时间:
- 浏览:851次
- 来源:作文范文 网址:http://zuowen.haoshiwen.org
林黛玉,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曹雪芹笔下最具有思想深度的人物。多少年来,人们对林黛玉的评价褒贬不一。她与薛宝钗在金陵十二钗中并列第一,人们总会把她们作比较。薛宝钗有她的美,美得冷艳,美得无可挑剔,美得让人窒息;林黛玉也有林黛玉的美,美得凄婉,美得纯洁真实,美得使人有种超然之感。慢慢琢磨,细细品味,我更欣赏林黛玉的美。
林黛玉的美在于毫无矫饰的“真”。在贾府这样一个庭院中,在大观园里,她从未说过一句阿谀奉承的话,她所说的都是内心的真实感受。她学不会如何掩饰自己的感情,爱哭就哭,爱笑则笑。她的身世是悲惨的,上无父母教导,下无兄弟姐妹扶持,因此,没有人教她这些人情世故,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她这种“独立自由,纯洁率真”的天然人格。薛宝钗好几次被她讥讽,在贾宝玉看望宝钗时,她含酸地笑道:“嗳哟,我来得不巧了!”史湘云也曾被她恼怒过,她毫不掩饰地说出湘云口吃,把“二哥哥”叫成了“爱哥哥”。当湘云笑着说那戏子长得像林妹妹的模样时,她也不分场合,生气了扭头就走。是的,我就喜欢林黛玉的心无城府。在庭院的深处,人人装腔作势,个个虚伪世故,她灵魂中的这种“真”就如污淖中的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这便是她性格特征中最耀眼的闪光点。
林黛玉的美更在于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她是贾宝玉身边惟一一个不劝他走“仕途经济”路子的女子。她从不鼓励贾宝玉读那个时代的正经书,还和他一起研读《西厢记》。史湘云劝贾宝玉好好进学时,宝玉恼怒道:“林妹妹才不会说这些混账话!”是的,林黛玉的心没有被封建礼教所捆绑住,她所想的,她所做的,恰恰是封建思想所不容的。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婚姻上所崇尚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林黛玉却对贾宝玉说:“我为的是我的心!”她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追求纯真的爱情,甚至以死抗争。我看到她是那样的无力,因为她毕竟只是太虚幻境寂寞林中一棵风流婀娜的绛珠草,在孤独的环境中生存,与世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可我又看到她是那样的勇敢,感情的真挚和态度的坚定,决不是大观园中任何一个人可以超越的。她拥有了那个时代所缺乏的存在于她内心深处的抗争精神。她的灵魂在贾府那样一个已被封建思想所淹没的庭院中熠熠发光
林黛玉的美还在于“堪怜咏絮才”的惊世才华。她在咏白海棠时所写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透出几许风流别致。在作菊花诗时,她的《咏菊》在众诗中夺魁。在泣残红时,她于《葬花词》中将花比人,又将人拟花,花与人融为一体,吟出“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精彩诗句。正是这些,使她那“冰雪砌来露为魂”的气质尽显于人前;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赞美她的才情美、心灵美。诗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词藻美、内容美;词藻、内容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是一颗美的心,是一种美的思想。只有拥有冰雪一般心灵的人,才能吟出如此冰清玉洁的诗来,而林黛玉的诗,不,是她的心灵使她的灵魂在庭院的深处充满芬芳。
不可否认,林黛玉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人,可是,正因为这样,她的形象刻画得更为丰满,她的人品雕琢得更加美好。很多人说林黛玉小心眼,爱使小性儿,可人们是否能看到,在她表面的这些性格的深处,隐藏着更为人们[所]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更使人感到空灵脱俗的另一种灵魂。我想,在大观园群芳中,林黛玉一定是最催人泪下、最美的一株。
评点:
去年暑假,我们布置学生阅读《红楼梦》并写一篇读后感。读到晓喆的文章时,我眼睛为之一亮。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自这个形象产生以来,怜爱者有之,赞叹者有之,仿效者有之,对其进行评析的文章也是见仁见智。晓喆这篇文章把林黛玉的美归纳为三个方面:毫无矫饰的“真”,有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和“堪怜咏絮才”的惊世才华。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晓喆在深入研读文本、比较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有一定的深度和概括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