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怨
- 时间:
- 浏览:713次
- 来源:作文范文 网址:http://zuowen.haoshiwen.org
“谁在我的资料上乱画?”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子突然气愤地大喊大叫。他的资料上醒目地写着几个多余的字:“我是2B。”不知是那个调皮鬼趁他刚刚休息一小会儿的工夫,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他的资料上签上了“大名”。虽然是别人的“大名”,但是签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他就觉得这是别人在替自己签名。这么气焰嚣张的签名,显然激起了他的怨恨。
“一定是你了!”他睁大一双“火眼金睛”,虎视眈眈地盯着一个胖胖的小男孩说。不等别人回答,他立即拿起别人的资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上面签上“大名”:“我是2B。”
“你怎么在别人的资料上面乱画呢?”我有点气愤地质问他。“李老师,他先乱画我的!”他理直气壮地反驳我。“别人做坏事,你也跟着做坏事啊。他不对,你应该做好啊。”我劝解着。“他先做得不对,我就是要以恶制恶。”他抱怨着。看着他在别人资料上签的“大名”,我不禁失笑了。
虽然这只是孩子之间嬉闹的游戏,但是他面对别人的“怨”,却直接选择了以怨报怨的方式,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虑。面对别人的“怨”,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统说教自然是“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这是历来被我们所认可的,也是我们一直推崇的高尚美德。关于是否采取“以德报怨”,孔子老人家在《论语·宪问》中说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说得比较含蓄,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回答,他采用迂回的逻辑思辨告诉我们要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孔子觉得明辨是非善恶是重要的。
说到孔子,不得不提起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但同时,他又反问:“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如果用德来对待别人的怨,那又怎么能够行善事呢?显然,老子也不是笼统地提倡“以德报怨”。
我国两位老祖宗对“德与怨”的一分为二的见解颇值得我们深思。那么,西方人对于“德与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圣经·旧约·申命记》里给我们做出了明确的答复。在第19篇里,摩西受上帝的使命成为领袖,他发布法令:“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这无疑是“以怨报怨”。但《新约》里又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耶稣教导门徒:“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不可推辞。”这样的阐释便是有恃无恐的“以德报怨”。
而俄罗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提出的“不以暴力抗恶”更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是对“以德报怨”的深层次的思索。托尔斯泰希望人们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否定,不要“以怨报怨”,从而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当他看到农民因为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悲苦里时,心里极为愤怒,甚至开口咒骂。但是,他的信仰却要求他压制这种愤怒:即便是这样令人无法容忍的恶,也不能以暴力来报复,而只能采用非暴力的方式来更改——暴力抗恶,结果仍然是恶。
虽然托尔斯泰主张不以暴力抗恶,但是他又强调并不是不抗恶。他主张人们要用“爱”和“信仰”——这是更高层次的“德”——的力量进行和平抵抗。
“如同所有的贤哲,他知道什么东西给人以幸福和欢乐,什么东西剥夺和糟蹋他们。‘人们靠什么生活?’靠爱,靠情,靠劳动,靠真理,而不靠暴虐,不靠仇恨,不靠兽性的狠毒。”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可以说是对“德与怨”最深刻的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