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故事》

  • 时间:
  • 浏览:433次
  • 来源:作文范文 网址:http://zuowen.haoshiwen.org


夏天的故事

夜晚的北京站是静谧的,有些许铅华退却的哀伤,谈不上什么温馨。夏夜不凉,寥寥星辰带了点孤寒。

单薄的衣裳,简单的行李,无数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入住酒店的人席地而眠。诚然,车站附近的二十四小时营业餐厅少得不像话。

很悲哀,很荒凉,很残酷吗?大概是的。在各种完善的条例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之下,仍旧有着不光彩,不顺利,贫穷与丑恶。大概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的,不知晓的情况里,类似着比比皆是吧?哪怕贵为京都……

所以我算是幸运者吧?从北京站转站到北戴河。以票价不高的车票换在有空调,WiFi 的候车室里憩息的机会。一如在这个悲哀的社会里,我所处的地位,触及的天空,谈不上多优渥,但也比下有余。

人情很冷,安全感很少,淡漠得仿佛置身于秋冬。这便是北京的夏天给予我的印象。全部。

(二)

列车驶入河北的北端,很平稳却也荒凉。

破晓,蝉鸣开始涌现,聒噪得令人心烦。四点钟的火车,到达中途几个大站时已经是六点左右。由于第一次于火车上入眠,强大的不适应感,使我虽有困意,却始终无法熟睡。

——唐山站已到达。

报站声将陷入浅睡眠的我惊醒。打量周遭,逼仄的座位,空间开得很足的冷气,时不时的鸣笛声,还有熟睡着的、疲倦的、由于种种原因而在鸡声茅店中前行,人迹板桥时到达的,日不出也做,日落也不息的人构成了这幅不美,不温馨,却格外真实,可以反映民生疾苦的列车夏景图。

列车驶到唐山以东,有隐隐的山峰轮廓见于眼前。山岳大多潜行在云端,有种白云飘飘的感觉。

山之上,白云间。苍山里,雾霭远。这里是否有先人,有贤人,有逝者,有开山的五丁,有悲鸣的子规,在云端起舞,为人民祈福呢?

山是远景,近景并不美——有四散着麦香的庄稼;有并不清澈的小溪;有带着薄寒的天空;但也有风和日历的背景。

比起诸多忙碌的,奔波于生计的芸芸众生,外出旅行的我,这次第,怎一个幸福了得?

我的生活像童话,而他们的生活像笑话;我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他们则是在多歧路上长风破浪的赶路人。

诸如北京和列车驶过的城池,对比起来,流年顺利,

安然清欢。

(三)

海城。

挺平凡的两个字,但是对于长处于内陆的城市我来说吸引力满满,更何况北戴河的车站像极了保定小城,并不是破旧,只是有着烟火的朴素和温馨,总叫人深谙“人间至味是清欢”那样的句子。旅游价值给予这里足够的体面和尊严,这一点像倒是在应和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这个地方有山,有海,还连着山海关。其实它之于保定大概是很不一样的吧?

小小的海城里没有修地铁 ,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辗转终于抵达海边。

不知是否是为了映和那句“面朝大海,春暖开”呢?海边种满了淡黄色的,叫不出名字的小花。看着小花站在大海摇曳生姿,不用说话,就已十分美好。

把这句话连同海景图一起发在QQ里之后,我卸载了QQ。不要让QQ里那些繁杂的消息影响流连海城的小确兴了吧?我想。

北戴河的海很辽阔,因为是渤海入海口,只是颜色格外的浅。只是早晨八点,到海边来的人就已数不胜数,好在大海足够辽阔,细大不捐,让我们来看海而并非来看人群。

风平浪静。这是第一次真正真正的理解它的含义。 为什么不用“风平浪平”呢?因为纵无风,浪也不算平。生活总在教我们诗和远方,以它独特的方式。旭日初上,清波跃金,应用这个“静”字,落笔皆是现世安好。

赤足于海水之间,沁凉沁凉意。一如大海这个坚信要么孤独要么庸俗的垂暮老人,清冷得不可方。

抛弃所有美好意向,单从物理学的角度,海水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不易升温来讲,它也是一个不轻易因为外力改变自己,清冷而有铮铮傲骨之人吧?

这便是海城的夏天,有安有然有清欢,有广有阔有细大不捐,也有骨有气有不屈不服。因为它的以上种种所以才有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温馨;有了“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孤寒;有了“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辽远。每个人心中都一片海,我心里的永远是海上的夏天。

(五)后记

本想记录一下去海城的感受,离合悲欢,其实却恰逢“夏天的故事”这一命题作文,于是构成了此文 ,写完才发现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故事,更多的只是在记录心路历程。大抵凡人永远也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这样的记录有点全方位,多体系的意思;有点写番外篇的错觉。可夏天不也是如此吗?有“日高人渴漫思茶”的烦躁;有“榴花开欲燃”的璀璨;有“小河才露尖尖角”的淡然。很博大,很包罗万象,

希望夏之于我这篇从三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夏天的文章,能够如微渴逢野人家,桂香逢月华,金风逢露,一切都刚刚好。

猜你喜欢

《夏天的故事》

《夏天的故事》夜晚的北京站是静谧的,有些许铅华退却的哀伤,谈不上什么温馨。夏夜不凉,寥寥星辰带了点孤寒。单薄的衣裳,简单的行李,无数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入住酒店的人席地而

2019-10-31  分类:高三作文  浏览:4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