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一壶月光下酒

  • 时间:
  • 浏览:470次
  • 来源:作文范文 网址:http://zuowen.haoshiwen.org


林清

煮雪如果真有其事,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

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譬如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此中有真意,乃是酒仙的境界。

有一次与朋友住在狮头山,每天黄昏时候在刻着“即心是佛”的大石头下开怀痛饮,常喝到月色满布才回到和尚庙睡觉,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喝得有点醉了,携着酒壶下山,走到山下时顿觉胸中都是山香云气,酒气不知道跑到何方,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

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已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几粒花生米一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关于上乘的喝法,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当然,诗词也可以下酒。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故事也能引用到饮酒上来,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喝纯酒自然有真味,但酒中别掺物事也自有情趣。我有一位朋友善做葡萄酒,酿酒时以秋天桂花围塞,酒成之际,桂香袅袅,直似天品。

我们读唐宋诗词,乃知饮酒不是容易的事,遥想李白当年斗酒诗百篇,气势如奔雷,做诗则如长鲸吸百川,可以知道这年头饮酒的人实在没有气魄。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提过杨诚斋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辨。”在秦楼酒馆饮酒作乐,这是格调,能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其中是有几分天分的。

《维摩经》里有一段天女散花的记载,正在菩萨为弟子讲经的时候,天女出现了,在菩萨与弟子之间遍洒鲜花,散布在菩萨身上的花全落在地上,散布在弟子身上的花却像粘黐那样粘在他们身上,弟子们不好意思,用神力想使它掉落也不掉落。仙女说:“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皆无能为也。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这也是非关格调,而是性灵。佛家讲究酒、色、财、气四大皆空,我觉得,渴酒到极处几可达佛家境界,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荣辱皆忘,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 (有删改)

1、简析写前两段的用意及表达效果。

2、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喝酒要有些“情趣”,要讲究点“意境”。

B.所谓“无物不可下酒”,是指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能成为下酒菜。

C.饮酒有下乘、中乘、上乘的喝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D.“格调”与“风趣”的区别在于饮酒者境界的高下不同,是有无“性灵”所致。  

3、“温一壶月光下酒”颇有情趣,联系全文,请从意境(主旨)和写法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猜你喜欢

笔尖和键盘都在传承汉字文化

​段1近来,曾经让不少学生头疼的汉字听写测试火了。《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不仅将“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播出不久即引起了热烈反响。因为,它们不仅考验了参赛学

2020-06-13  分类:高三作文  浏览:875次

致故宫博物馆院长的一封信——传承文化刻不容缓

对于近期故宫的宣传活动,提供官廷风格口红,装饰,饮品甜点,发售故官胶带、佛品,水籍贴等文化品,以及大型纪录片《紫禁城》或《上新了故努》都赢得了很高的关注。这样一种以创新方式传承

2020-05-04  分类:高一作文  浏览:3444次

美哉!中华文化

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最早的文字,又称为“殷墟文字”“契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于1899年在河南安阳的“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特别有意思,比如“

2020-05-03  分类:六年级  浏览:538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悠悠的往事,融入了千古岁月,凝入了古老的长城。世界上,几乎无人不知道万里长城的辉煌,从山海关的老龙头到大漠黄沙的嘉峪关,绵绵起伏的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盘卧在高山之间。2015年夏

2020-04-11  分类:五年级  浏览:5504次

文化的剩饭

花了半天的时间,沉浸在《名家读唐宋词》中,通过名家之眼力,我窥视到了很多我以前未曾读出的妙秘。昏头脑涨之际,还想着:今天读的哪一首词让我想说点什么呢?(有着这样纠结,就可见确实

2020-02-03  分类:初三作文  浏览:587次

印在脸上的文化

帷幕拉开,灯光亮起,人物登台,一出京剧就开始了。演员身穿华丽衣裳,姿态优美,举手投足都准确到位,配合整个舞台的布置、灯光、音乐以及旁白,带给观众一场充满中华色彩的文化盛宴。但是

2020-01-18  分类:五年级  浏览:669次

西安研学游记——感受半坡文化

我怀着好奇的心态走进博物馆,导游精彩的解说词便开始了:“各位游客您们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半坡博物馆。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我一边听着导游讲解,

2019-12-23  分类:高一作文  浏览:1184次

兴文化,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

2019-11-21  分类:高三作文  浏览:714次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既“活”又“火”?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脉延续,国之强大,离不开赓续历史传统、守护文化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

2019-11-21  分类:高二作文  浏览:1624次

“土味文化”——现代生活的“桃花源”

在网络流行词“精致”热度还未消减时,“土味文化”借助短视频浪潮的兴起成功登上“十大新文化现象”榜单。一时间,“土味”席卷网络。在人人追求精致的时代,“土味”为何为众人所追捧呢?

2019-11-21  分类:初二作文  浏览:22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