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可有春气来
- 时间:
- 浏览:611次
- 来源:作文范文 网址:http://zuowen.haoshiwen.org
今夜可有春气来
夜深人静,微微润湿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田野里的虫子都已经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发出微弱细碎而又极具穿透力的新鸣。祖孙俩隔着爬满青苔的窗户,屏息聆听着。不久,一个苍老嘶哑的声音从窗内传出,还有一个稚嫩生脆的童音附和着:“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是爷爷会的唯一的一首诗,而他其实也只隐约的记得这两句。但是,即便只有两句,却仍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若是让我谈谈“春”,我先想起的不会是朱熹的“万紫千红”,也不会是高鼎的“草长莺飞”,而恰恰是刘方平的这一股温暖的春气和趣味横生的虫鸣。
记忆中,童年的每个春天都有爷爷陪在我身边。我们会一起感受春气,吟诵刘诗,聆听虫鸣……那时候,我常常会把自己裹在妈妈还未收起的冬被里,装出一副瑟瑟发抖的惨状。于是爷爷一定会一把扯开棉被,坐在我的床沿,把脸上的皱纹堆成一朵菊花,用手轻拍我的头,“傻丫头,都已经开春喽!”然后我会睁大好奇的眼睛,继续听他叨念着:“今年该怎么播种,什么时候施肥,预计收成多少……”有时,我会把耳朵紧贴在窗户上听着此起彼伏的虫鸣声,它们就像柔和的月光弹奏出的一首小夜曲。偶尔也会传出几只失眠的鸟儿发出的啼叫。然后,忽然间得到命令似的,它们会集体噤声。再过一会儿,又开始欢唱。啊!真是神奇的世界。每当这时,爷爷就会推开嘎吱作响的老窗,指引我寻找那些打断小夜曲的不速客。他会在我崇拜的眼光中听音辨虫,教我辨别各种声音的不同,并且告诉我不同的叫声分别来自何方神圣,它们又有怎样的生活习性,什么样的外形特征。当记忆的闸门打开时,爷爷童年时捕虫的经历便像潮水一般滚滚而来……
爷爷的童年,苦难是生活的全部。那里没有书声,但有虫鸣。他剥蝉蜕卖药,养蚕换钱,捕蟋蟀烤了解馋,捞蝌蚪喂鸭……
听了那些在我想来刺激无比的捕虫经历后,我又怎么可能只满足于听觉的盛宴呢?白天,我便要缠着爷爷带我到田野里去探寻一番。可是真到了田野里,我又被那些奇形怪状的昆虫吓得魂飞魄散,总是心惊胆战地躲到爷爷身后,心中常常暗自思忖:“如此美妙的小夜曲,竟是由这般面目狰狞的家伙吟唱出来的……唉,可惜!可惜!”爷爷会试图把我从他身后揪出来,可是不管他如何安慰我,说这一些昆虫不咬人,有一些甚至还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无奈我仍然惴惴不安,浑身哆嗦,无法正常安放自己的双脚。于是爷爷就会微微弯下腰去,我很知趣地迅速一跃,瞬间翻上了他的背。这时候,我就可以放开胆,左手扳着他的肩膀,右手指挥着他寻找东边的虫子,摘下西边的花儿……我如同一个骄傲的将军,骑在爷爷的背上驰骋疆场。田野里,清新的微风拂过,把虫鸣揉入其中,把祖孙俩的笑声揉入其中……
田野里的虫鸣叫了几个春天之后,我失去了骑在爷爷背上的机会,也听不到他用嘶哑苍老的嗓音再吟“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了。渐渐地,他的背,他的诗,他的虫子便和我的童年记忆一起在我沉重的书包里慢慢模糊。
而今,忽然忆起,便只能由心中的惆怅凝结出一句沉重的轻叹:“今夜可有春气来?”
猜你喜欢